改寫自《二結農會穀倉軟體及經營管理計畫》
|
改寫自《二結農會穀倉軟體及經營管理計畫》
|
![]() 二結農會穀倉 |
蘭陽平原雖然自清代起,因為水利事業的發達,成為台灣的三大穀倉之一,但因為多雨,氣候潮濕,而且農作物的收割期又剛好遇到雨季,一般農戶多半無力設
置良好的貯藏設施,造成稻米的變質與腐敗,導致宜蘭雖然盛產稻米,出口也多,但是在市場上的價格一直落於中南部的稻米之後。 |
五結鄉三興村傳統土壟間 (莊雅惠 攝)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宜蘭的天候變化劇烈,容易發生糧價的漲跌,加上傳統土壟間等碾米業者趁機賤買高賣,影響民生甚巨。台灣總督府為了提高宜蘭稻米的品質,發揮調節功能以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導正歪風,以官費補助各地興建農業倉庫,宜蘭地區共補助了頭圍、二結、羅東等地區興建農業倉庫。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920年利澤簡地區仕紳集資成立「有限則任利則簡信用組合」,以利澤簡地區之存放款為主,1930年代,因私人的借貸風氣甚盛,金融次序混亂,直至後期產業組合的運作因受政府的鼓勵,方漸為農民所接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二結農會穀倉起造於昭和3年(1928)年,首先興建「二結第三事務所」,至昭和10年(1935)增建「儲穀倉庫」與「碾米工廠」,完成穀倉之主體建築。 |
(莊雅惠 攝)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體建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事務所
挑高4.2公尺之單層樓建築,建築投影面積約195平方公尺(含過水廊19平方公尺)。 儲穀倉庫 以挑高8.5公尺之兩排共十個儲穀倉槽為主體;一排五個,中間貫通雙層走道 (上層「視察走道」、下層「中央走廊」),附東西兩側挑高4.5公尺之工作走道、南北
有木造樓梯之短廊。屋頂設有台灣穀倉典型之「太子樓」。建築投影面積443平方公尺。 碾米工廠 是一座木隔樓板之三層樓房及一側棚。建築投影面積142平方公尺,其中之四分之一為貫通三層樓之木造碾米機。 |
![]() 二結穀倉主體建築平面配置復原圖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結穀倉的作業流程 二結穀倉的作業流程,大致分:登記檢驗、分送進倉、出倉碾製、包裝品管等四大步驟: 交榖 一般農民於收割後,先將稻穀晾曬(含水率13%以下),方將稻穀送交至農會穀倉。 檢驗 農民將稻穀送至穀倉南側入口檢驗(俗稱:倉口),檢驗通過後使得進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進倉 進倉的運送方式,日治時期以斗式升降機與二樓輸送帶運榖進倉;國府時期,因稻米進倉數量減少,改由人力搬運進倉。 裝運 碾製完成之糙米,經過裝袋,堆放於外運倉庫或兩側走廊等待領取或出貨。 |
![]() 日治時期稻穀進倉流程圖 |
![]() 光復後稻穀進倉流程圖 |
![]() 碾米機手繪圖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了1930年代末葉,為了統合所有物資,以支應戰爭所需,實施〈米穀自治管理法〉,臺灣總督府全面介入米穀買賣,使得「土壟間」失去了轉手利潤,只能收取加工費,造成許多碾米場倒閉。昭和16年(1941)5月在全島各州廳設立「米穀納入組合」以執行移出米買賣任務,規定稻米統一由國家向農民直接購買,促成了農村中本地金融的瓦解,也就是「土壟間」消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民國82年五結鄉農會在孝威興建了更現代化更進步的低溫儲存圓筒倉庫、擁有一貫化作業全自動壟榖精米機、稻穀烘乾機等的新倉庫,於是正式廢止了二結農業倉庫,而事務所亦遷至新大樓辦事,原前棟之事務所亦遭廢止。 |
事務所修護前舊照 (莊雅惠 攝)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將近55年營運期間,穀倉建築群隨政權遞擅、社會需求與政策變遷,加之天然災害之損壞、新技術之引用,而歷經多次修繕、增改建;部分使用方式既經調整,並有部分建築體毀壞無存。民國87年,宜蘭縣政府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之程序,指定二結穀倉為宜蘭縣縣定古蹟。並同步進行古蹟保存區劃設、以及史蹟調查研究與古蹟修復計劃等工作。 |
![]() 二結穀倉及周邊環境配置示意圖 |